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ajinoilsea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ajinoilsea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ajinoilsea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ajinoilsea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有一种扶贫叫“宕渠模式”_开云官网-开云综合体育APP入口-开云买球手机版下载
产业产品 | INDUSTRIAL PRODUCTS >>>

有一种扶贫叫“宕渠模式”

来源:开云官网    发布时间:2024-09-10 16:48:52

  初夏的天气多变,成都还有些清凉,地处川北渠江边的那座县城便已经是热气腾腾了。

  没错,我说的就是渠县,一个曾经戴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地方。因为脱贫攻坚这个主题,我走向了这片沸腾的土地。

  《渠县志》(2009年版)“大事记”:“1986年初,按1985年底农民年人平纯收入不足200元标准,国务院确定渠县为全国贫困县之一。”

  下午一点半从成都出发,高速公路连接起四川省的首府与那个大脑中的“贫困县”,三个半钟头抵达另一端,“蜀道之难”在广袤的四川,如射线一般的高速公路,慢慢的变成了越来越遥远的故事。

  从川西坝子到川北丘陵,同一个天空之下,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绿水青山般的风景画,宜人养心。

  出了高速,满眼同样是一马平川,小车在宽敞的路面上急驰,两边的路灯列阵似的向后作“快闪状”,只须几分钟,错落有致的楼群便跃入眼底……夕阳西下,渠江泛起一派金黄。

  这一切,让你根本想象不出已确定进入了一个贫困县,还以为到了川西坝子的某个郊区。

  山在天边肃立,桥在眼前矗立。一个偌大的开阔地带逶迤开来,放眼望去,一个现代气派的城市呈现在你眼前,她的名字就叫渠县。

  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文化大县。贫困大县。四个“大”看似相对独立,彼此却有着极其紧密的逻辑关系,人口多,底子薄,位置偏,最后落脚到“贫”字上。

  150万人口。566个行政村。贫困村130个。58703户145349人生活在贫困线%。

  于是乎,古老的渠县名字前面,又有了一长串定语:省定贫困县。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四川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88个重点贫困县之一。

  4年48个月1460天,每一天的数字都在不停在跳动中发生明显的变化,累计减贫142421人,13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成功实现整县“摘帽”。

  先后10余次接受国省市“脱贫大考”(其中3次代表四川接受国家评估检查),承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等国省市现场会25次,3次被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报道。

  得到和省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27次,特别是“以综合党委”破解退伍军人管理难题的工作经验,得到习亲笔批示。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先后2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全省学习推广达州渠县的做法和经验。

  渠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渠伟荣获“2018年度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并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和“中国好人”。

  仅仅4年时间,土地还是那方土地,人还是那些人,是什么让这里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神奇的“化学反应”?

  渠县的地形酷似一只乌龟。渠县脱贫攻坚展览室里,站在那张酷似乌龟的地形图前,张渠伟意味深长地戏称:“所以我们才要提前启动,科学出发,星夜兼程……”

  不知用“宕渠模式”来进行文学性的表述是否准确,只是采访结束后,我在整理所有素材时,“宕渠模式”不自觉地就冒了出来。因而不仅将这个词用在文章的标题上,也作为一个章节来展现。

  我知道,“模式”不是一般的词汇。书面意义上的“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而近些年来西方时髦地将“模式”归纳为结构主义用语。法国杰出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就认为,科学的研究办法能够分为还原主义的或结构主义的,而还原主义的方法是把复杂的现象还原到以简单的现象来说明。

  我理解的“宕渠模式”更多倾向于后者,与标准意义上的“宕渠模式”不一样,这只是一个作家的直观感受。

  誓师会、军令状、作战室作为“宕渠模式”的3个关键词,表面看上去可能有些牵强,但也正想通过这3个有意义的词,作为管窥“宕渠模式”的窗口。而已。

  2016年,是渠县脱贫攻坚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必须咬硬骨头,下深水区,将时间表拧成倒计时表,将规划图变成路线图,将路线图变成施工图。

  渠县十三次党代会是脱贫攻坚历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金秋初际最为引人注目的会,将渠县这艘航船引向何方?全县150万老百姓倍感关注。

  鲜红的旗帜簇拥着金色的党徽,整个会场熠熠生辉。9月12日上午,备受渠县人民瞩目的中国渠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大会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12345”总体设计(即一年夯实基础、二年快速推进、三年提速增效、四年脱贫摘帽、五年同步小康),为脱贫攻坚划定

  同时,以年度四个推进会为抓手,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九比就看”现场大比拼,一个季度一个主题——

  2016年:脱贫攻坚促农增收、促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展、促农旅融合发展、促城乡统筹发展;

  2017年:“5+1”农业提质工程促脱贫攻坚、“4+3”工业提质工程促脱贫攻坚、“4+7”服务业提质工程促脱贫攻坚、“3+1”统筹城乡发展促脱贫攻坚;

  2018年:“春季攻势+基础设施”“夏季战役+基础设施”“秋季攻坚+人居环境、四率一度”“冬季冲刺+脱贫摘帽”。

  2019年:“高质量摘帽+巩固提升,促创脱贫攻坚先进县”“五个持久战+现代农业园区,促创乡村振兴先进县”“全域旅游+千年城坝遗址,促创天府旅游名县”“千亿产业集群+项目攻坚,促创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始终聚全县之智、举全民之力,奋力推进高质量摘帽。

  各项具体指标之下,与会代表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实”字,目标实,任务实,措施实,最后要具体落“实”,还得落脚到“人”上。所以,与会者不仅是顶层设计的设计者、谋划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执行者。

  党代会报告里,诗一般的语言背后,是软中带硬,绵里藏针的“刚”性要求。这也是脱贫攻坚大战之际,党代会对“人”(这里主要指党员干部)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

  鲜明“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杜绝“不想落实、不会落实、不能落实”的懒政现象。

  一位党代表形象地表达与会者的共识:“与其说这是一次庄严肃穆的党代会,还不如说是渠县打响脱贫攻坚总体战役的誓师会。”向党旗宣誓,向党徽誓师。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总的“军令状”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一一落实到像渠县这样的贫困之地。

  从2016年起,渠县每年减贫3万人,到2018年摘掉省定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自2016年起,全县2.3万余名公职人员结对认亲,走进农家,访贫问苦,精准施策。130名告别城市的繁华和生活的安逸,卷起铺盖各就各位,驻村帮扶。

  几年来没有休一个假日。2017年从井冈山考察学习后,“5+2”“白+黑”成为常态。白天入户走访处理问题,晚上开会讨论研究工作,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抱怨埋怨、不讲执行条件。

  2017年7月26日,渠县召开“4+3”工业提质工程促脱贫攻坚推进会,这次会上县委对一个时期的工作比较满意,苟小莉在讲话中给予肯定:“这两天,我们冒着酷暑参观了13个现场点,现场让人振奋。虽然暑气难耐,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大家的精神情况很好,都在认真看、认真学、认真反思,相信我们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

  2017年的某一天,零点过后县委召开常委会,直到凌晨3点结束。当晚免除一个镇党委书记、一个镇长的职务,全县上下震动很大。当时将60个镇分为29个战区。

  “斩立决,杀无赦”慢慢的变成了领导的口头禅。2018年是脱贫摘帽关键年,这一年所有的干部弦绷得最紧,有的线年一季度推进大会,面对全县干部,苟小莉作了一次重要的讲话,也是第一次全县层面的总动员:“从研究工作层面看,我认为,研究工作就是研究问题,对工作的态度就是研究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办法体现领导水平、领导艺术、领导魅力。”

  环视整个会场,她喝了一口水,声音提高了八度,继而说到:“对问题的认识,有四种情况。一是没问题,却不断制造问题,这是拙劣者;二是看到了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是平庸者;三是看到了问题,也能够有办法处理问题,这是管理者;四是问题还没发生或暴露,就能把矛盾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处理在最初阶段,这是智慧者。”

  “面对问题,凡能够超前思考、超前谋划的干部,就很优秀的干部,是难能可贵的干部。”苟小莉再次将视线离开讲稿,凝视济济一堂的与会者,谆谆期翼,“希望我们大家做好管理者,争做智慧者。”

  口号也是一种文化,关键时刻可以激励人们的斗志。几天渠县的采访中,无论是县级领导,还是基层百姓,他们都不时从口中溜出一些扶贫金句,甚为精彩,应该算是渠县“军令状文化”的一部分,特兹录于下——

  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构筑“不能腐”的制度防线,强化“不敢腐”的威慑效应。

  按季“拉练”,分片“比武”;现场“报账”,逐项“核账”,阳光“晒账”;“背靠背”评分,“现兑现”问效。

  突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返乡创业带动”“工商资本带动”“社会服务带动”“农旅融合带动”,多给贫困户培育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持续脱贫的机制。

  坚持“六个结合”,即“先知先觉”与“不知不觉”相结合,开展明察暗访;“户户过关”与“人人过问”相结合,一一对账销号;“季季剖析”与“月月自查”相结合,同步统考自考;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村贫困户相结合,确保不留死角;脱贫攻坚与其他工作相结合,促进统筹发展;“新老交替”与“同责追责”相结合,倒逼责任落实。

  我们为采访“扶贫”而来,而渠县关于“贫穷”与“反贫穷”的故事,都“锁定”在两间不大的屋子里,在那两间浓缩的屋子里,我眼睛盯着展览的每一张图表,耳畔响起张渠伟的介绍,得到了最完美的感受。

  就在展室的二楼上,还有一间“作战室”。最前端是一面墙的巨型电子屏,电子屏三米外长方形的巨型桌旁,竖放着的两排椅子,每一把椅子的前面,都放着一个话筒,随时等着人们“拿话来说”;两排椅子后面硕大的空间,是横放的数排椅子。看出来,竖放的椅子是作战核心层,而横放的那些椅子,更多的是最前线的执行层。

  电子屏正对面,是一幅“渠县2020脱贫攻坚作战图”,图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作战指挥体系图”,“战区分布示意图”,还有“挂牌督战工作重点”,“脱贫攻坚成效”。通过这张“图”,渠县脱贫攻坚领导体系、总体情况、工作进度……一目了然。

  电子屏的左面是三张图,“渠县脱贫攻坚5+N产业分布图”,“渠县130个贫困村主导产业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分布图”,“达州市脱贫攻坚引领区布局图”。

  电子屏的右面是四张表,上面分布着130个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实施进度,每一个村都有流动小红旗作图标在不停“流动”。

  坐在总指挥的位置上,面对眼前空空如也的话筒和作战图,静静地感受着几月前,一年前,几年前……弥漫的硝烟。眼前不禁浮现出紧张激烈的一幕又一幕,那是一场真正的战争,更多的是一些咬着牙才能“拿”下来的硬仗。那种紧张程度和紧张状态,至今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张渠伟告诉我,挂牌作战慢慢的变成了渠县精准扶贫的常态,每周县委副书记、县长亲自督战,每月县委书记亲自出马,已形成工作惯例。

  先是召开视频会议,将好的、不好的逐一过堂,重点说进度和问题。每每到这样的时刻,一些“心虚”的部门和乡村,都会进入“大气不敢出”的状态。

  这里是渠县扶贫工作的大脑之一,很多局部战争、很多重要战役的指令都从这里发出去,辐射到渠县2018平方公里的版图之间。

  我能从中感受到一个个不眠之夜是怎么样度过的,我仿佛看到一次次激烈辩论甚至争吵过后的雷厉风行……或许硝烟已经暂时慢慢散去,但一直摆放的“阵势”还在,那种精气神还在这里回荡。

  歼灭战基本结束,从大战中过来的张渠伟谈得云淡风清,那是激战之后的一种状态。

  在渠县,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各级干部数以万计,之所以将刘小嫣、黄小军、苟小莉三人从中遴选出来单独表达,是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了一个群体,他们的故事并非仅仅代表他们个人,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所在的“那一个群体”。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其间有很大的偶然性。要走访每一名干部时间不允许,因而有些“抓阄”一般随意选取,下面的三个人的故事可能稍嫌平淡(我相信应该有更精彩的故事没有展示出来 ),这样或许更好,更能代表“数以万计”的干部常态。

  还需要说明一点是,“狙击手”只是个形象的表述,也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不俗的群体,渠县才会在“脱贫战役”中成为一个不俗的整体。

  一个看起来女人味十足的名字。刚刚落座,彼此通报姓名时,他认真地说他名字中的每一个字,说完笑了笑:“人们都说这一个名字比较偏女性。”

  万寿乡离县城20多公里,一万余人,贫穷户374户,千余人。特别是天马村和灵感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属于县人大的包片区域,2016年时任县人大领导到天马村暗访,向村民询问相关扶贫政策,许多村民“一问三不知”,几乎都答不上来,这在当时的渠县扶贫领域,可是严重的问题。

  “就地免职,这可是战时最严厉的处罚,当时服不服?”我紧盯着他的眼睛,问他。

  “当然不服,但也无话可说,不得不服。”刘小嫣同样盯着我的眼睛,真诚地说,“当时我心里憋着一口气,我相信自身有情绪,有基础,有底气。”

  那一个月是刘小嫣人生最为难忘的一个月。他没有回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时间,他已经将全镇所有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一个月时间,他心里已经有了脱贫致富的一个又一个方案。

  一个月后,通过全方位走访每一个贫困村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在同样的地点召开现场会,刘小嫣因为工作称职,被恢复镇党委书记职务。

  那一刻,刘小嫣说他没有止住泪水往外流,这泪水看似有委屈,有自尊,更多的却是不甘和不舍,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员,作为一个员干部,他没理由,也没有条件在此爬下。

  恢复职务3个月后,渠县召开第三季度现场交流会,刘小嫣作为所有乡镇第一名的代表,登上全县经验交流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每天6点起床,直奔村上,晚上9点左右回来。”说,这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成了他几年来的作息时间。

  如今,天马村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已经成气候,灵感村的观光农业龙头项目碧瑶庄园慢慢的变成了渠县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工程。

  “给位子,给帽子……”。因为出色的工作,2019年底刘小嫣被调离,委任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渠县县委巡察组组长。

  黄小军是一名部队复原,2013脱下军装退伍到县农办,从事农村工作。

  2015年4月,全县大面积招募村,他主动请缨,去往离县城35公里的偏远乡村——巨光乡金土村。

  初来乍到,那里的贫穷落后超出了他的想象:“庄稼有一半撂荒,村里几乎见不到年轻人。”目睹眼前的一切,黄小军一度找不到工作的头绪,“接下来的工作从何处着手,真的有些心灰意懒。”

  迫在眉睫的,是首先要解决村社两委的办公地点的问题。“至少要有个开会的地方,不然怎么样产生凝聚力?”黄小军上窜下跳,多方筹措资金,好不容易将村社办公室、会议室修建起来,老百姓开会至少有个遮几挡雨的地方。

  没想到他的努力让全村百姓看到了希望,每次开会的到会率也一次比一次上升。老百姓愿意来开会,他的思路也就容易传达到每一个百姓中间。

  2016年开始,特色农业渗透进金土村的每一寸土地,蜂糖李、大雅柑橘……随之而来的冻库、电商等城市的新型玩意,一古脑地嵌进了金土村。种植让土地有了崭新的内容,农民的养殖业也不能落下,黄小军办起了“家庭农场”,请城里的技术员免费为农民技术指导,发放鸡苗,养殖土鸡,不时注册了金土村珍禽商标。

  生猪是农村的经济重要命脉,黄小军又利用扶贫政策养殖生猪,如今,成体系的生猪养殖和珍禽养殖慢慢的变成了特色,为了环保,他还对接有关部门,在村上修好了蓄水池,各种排放达到三级标准。

  最让黄小军自豪的,是利用壮大后的集体经济,在村上修了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的文化广场。“这里也是党群服务中心,金土村真正的政治中心。”黄小军欣喜地说,“老百姓在这里学习技术,修养身心,他们也跳起了城里大妈大娘的广场舞。”

  如今,已经是全国人大代表的黄小军,在每年的议案中更多的聚焦“农村”和“扶贫”。“我是想怎么样提高村社干部待遇,让真正有用的人才留下来,确保扶贫政策可持续下去。”作为渠县电力公司党委副书记和工会主席,黄小军的身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他的农民情结却丝毫没有变,“我现在还是金土村。”黄小军自豪地说。

  应该说,到渠县采访扶贫,关于苟小莉的事迹材料比较多,有单独的,也有集体的,有长篇报道,也有短篇特写,十分丰富。

  苟小莉与渠县结缘始于2011年3月,当时她调任渠县县委副书记、渠县人民政府代县长。4个月后,她“去代转正”,在发表就职讲话时,她说,将从始至终保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心境,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从政。

  这看似官场上的政治表态,但从几年来的政绩来看,她的另一席话,却无疑发自内心,她还表示,将践行“鞠躬尽瘁干事业、真心诚意为人民”的承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一心抓落实、一线抓落实、一件一件抓落实。

  渠县位于四川东部,曾是四川省第二贫困大县。刚刚履新,苟小莉就郑重承诺:“从今年起,渠县将每年减贫3万人,到2018年摘掉省定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决不落下一户一人。”

  到渠县采访前,我对苟小莉一点儿也不熟悉,甚至没听说过这一个名字,到渠县时也没见上一面。据说,她已经履新到新的领导岗位。短短几天采访期间,渠县上下都在说“苟书记”,于是我便有了些许兴趣,决定把她这个因素作为重要关注点去考量。

  严格而言,生长于渠江边的苟小莉,不是那种完全意义上的“名女人”。但我相信,她身上的“难”,很大程度上有“名女人”一般的共通的“难”。

  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妻子,一个妈妈,一个儿媳,一个地方领导,其间的角色转换,身份认同,自我识别,要应付过来已经不容易了。还要服务150万人口,其间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

  每一个角色都能形成一本书。这里我不想讲故事,想宕开一笔,透过扶贫这个特殊的窗口,看看在苟小莉领导下的渠县,另外几个具有特色的数据——

  集聚社会力量,开展以“认修一条路、认建一座桥、认挖一口塘、认盖一户房、认发展一片产业、认资助一个贫困孩子”爱心扶贫公益活动,累计接受社会捐助7.67亿元,修路367公里,建桥21座,整治维修山坪塘347口,建房331座,发展种植业6.3万亩、养殖业78.6万只(头),资助孩子2182个,点亮贫困群众“微心愿”6.7万个。依托“10.17”扶贫日、“万企帮万村”、“天下渠商一家亲”等活动,带动2000余名乡友回乡进入农业农村,投资项目140个、资金48.1亿元。

  新发展特色产业15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35个。引导12亿元工商资本进农村,持续用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打造脱贫攻坚引领示范区9万亩,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家、乡村扶贫车间15个,培育“渠字号”品牌10个以上,让8000余名贫困户就近就业。大力培育“乡村CEO”,创办领办专合社340家。渠县脱贫攻坚产业就业一体化规划,形成独有的特色。

  针对“三留”人员量多、“两栖”农民较多、返乡民工增多等实情,利用闲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农村院落。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探索创办生态环保、就业灵活的“扶贫车间”31个,带动8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每月增收2000--4000元,户均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步持续叠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效形成工厂建在农村、就业不出家门、工农两不误、脱贫早致富的渠县“扶贫车间”模式。

  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9个,完成11443户35295人建房任务并搬迁入住,同步推进26972户危房改造,全面打赢打好了土坯房歼灭战和住房解困战,相关做法成为全国样板。

  这里并非有意要突出某个人。反复思考,还是将她收录进来,是因为作为渠县扶贫攻坚无法替代的人物,谁让她是县委书记呢?谁让渠县连续4年荣获“四川省扶贫先进县”?竞争非常激烈,这样的殊荣可不是个虚浮的招牌。

  实话讲,作为渠县扶贫攻坚大战的总体设计者和具体指挥者,苟小莉是一个人物。我以为,就是放在渠县的历史长河之中,“苟小莉”三个字也是不容被忽略的。

  是非功过后人自会评说。扶贫是中国一场大戏,每一个官员都在其中扮演不一样的角色,我这里把苟小莉这一个角色摆进来,也正是让后人看到,当年有这么一位县官,做过这么一些事,留存备查。足矣。

  2018 年 1 月 16 日,渠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苟小莉的报告中有这样几句话:在苦干实干中弘扬了“渠县精神”,在改革创新中探索了“渠县模式”,在追赶跨越中创造了“渠县速度”,在乘势奋进中彰显了“渠县魅力”。

  一次扶贫工作大会上,苟小莉公开形容,“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其实,这样的形容在渠县已经习以为常,她还有一个更有特色的座右铭:“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这句典出《庄子》的名句,我在渠县扶贫局的墙上看到时,当时一惊,在场的几个“渠县人”都争着给我作解,说那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因为头绪太多,因为亮点纷呈,因为沟壑纵横,因为条块复杂。作为一个“局外人”,初看上去,渠县扶贫工作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先理清其中的条理关系,又不至于太过繁复。想起了作家韩少功名著《马桥词典》体例,试着写几则“渠县辞条”,以此来梳理渠县扶贫的子丑寅卯。

  也如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的七张扑克牌套用的经典台词:人生就像摸扑克牌,你永远不知道会摸到哪一张。扑克不会按序入手,所以当我们握了满手杂乱无章的牌,理牌将成为巨大的乐趣。

  词条解释:全方位让干部群众比精准识别、看资料完善;比基础设施、看条件变更;比产业高质量发展、看增收致富;比医疗教育、看就医就读;比保障兜底、看政策落实;比社会帮扶、看认助认捐;比服务群众、看基层党建;比村容村貌、看环境卫生;比典型经验、看总结提炼。

  具体做法:将60个乡镇分为四大片区,单月全县大考、双月片区小考,随机抽村、分组核查,乡镇党委书记现场汇报,乡村两级现场验靶、当面交账,现场打分、回访倒查、综合排名。

  相继召开“春季战役+基础设施”,“夏季战役+基础设施”,“秋季攻坚+人居环境、四率一度”等3次现场推进会。

  让贫困村现场“报账”,逐项“核账”,阳光“晒账”,“背靠背”评分,“现兑现”问效。乡镇党委书记现场汇报,同步抽考乡镇长、帮扶干部,干得好的经验交流、通报表扬,做得差的大会检讨、媒体“曝光”,暗访摄制“聚焦脱贫攻坚·直击一线问题”专题片曝光。

  对名次前后各3个乡镇、帮扶部门授予了“流动红旗”和“黄牌警告”,对应加减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分值,6个先进和垫底乡镇部门作交流发言和深刻检讨。

  四年间,累计召开现场推进会11次,29名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县130个贫困村实现了每年至少1次全覆盖核查。

  背景人物:贾昭安,渠县脱贫攻坚推进办公室主任。这个办公室隶属于县委办,贾昭安的工作是向县委主要领导负责。一句话,他是“九比九看”项目的具体推进者。所以他也经常讲:“我做的都是得罪人的工作,工作推进不力领导那里无法交代,工作推进得力又容易得罪广大同僚官员。”是啊,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哪个没有“打盹儿”的时候?

  苟小莉,2017年4月25日在渠县脱贫攻坚2016年总结表扬暨2017年一季度推进大会上的讲话:从思想层面看,一些干部头脑不清醒,盲目乐观,甚至认为比井冈山做得还好;一些干部精神不振、斗志不足,产生了厌战怠战情绪;一些干部浑浑噩噩,认为在评估验收时,主管部门和帮扶部门要“帮助工作”,出现了“县上和主管部门急、个别乡镇部门和基层干部不急”的“危险信号”。

  词条解释:渠县把发挥退伍军人率带作用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探索成立退伍军人党组织、建立老兵创业扶贫之家、创建“老兵创业扶贫基地”。择优选派186名退伍军人到村担任、94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80人担任村委会主任、256人担任村“两委”委员、70人担任驻村工作组成员,到最贫困的乡村、攻最困难的“山头”。

  具体做法:481名退伍军人结对帮扶贫困乡镇、贫困村,115人担任村、形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扶贫铁军”,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评价为“延续了退伍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2017年2月15日,《新闻联播》头条播报。主要做法:一是“精选”和“细派”并重。注重从需求对接、择优选派、人岗匹配等方面入手,科学统筹、精心选拔,切实把退伍军人聚力到摘穷帽、挖穷根的攻坚战中来,最大限度地用活了退伍军人群体。二是坚持“放权”和“加压”并进。明确退伍军人履职尽责“十项重点任务”,健全四级考评体系,五类痕迹管理。注重从大胆放手使用、搭建干事平台、持续传导压力等方面入手,精心管理、综合施策,推动退伍军人主动作为、冲锋在前。三是坚持“激励”和“引导”并举。注重从增强动力、激发活力、释放引力等方面入手,精准施策、多向发力,确保退伍军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词条解释:针对部分农民政策不知晓、思想不感恩、增收无门路、脱贫等靠要的现象,全覆盖开办农民夜校,全域开展“政策大宣讲?群众大走访”,引导群众带头当好政策明白人、致富领路人、风气引领人,自觉破除“安贫乐穷”和“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奔康的志气和底气。

  具体做法:田边地角成了课堂,村落院坝成了讲堂。政策、技术、风气,成为“农民夜校”的“三部曲”。创新推行以“奖荣誉树典型、奖物资促自觉、奖优先激活力、群众差评提动力”为主要内容的“三奖一评”方式,实行积分管理,激发参与热情,广泛宣传脱贫政策、讲好脱贫故事,解开群众政策上的“疑点”、疏通感情上的“堵点”、攻破奔康路上的“难点”,引导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印发工作手册和墙画挂历等宣传资料6万余份,举办脱贫攻坚政策知识测试,万名干部闭卷“大考”。每月两轮贫困群众全覆盖走访搜集困难和诉求,梦圆7600余个“微心愿”。试点推行政策宣讲员、帮扶责任人“双查双找”返贫风险和政策落实盲区,同步优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管控。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微博等开展政策法规解读、农业技术培养和训练、感恩励志教育,激发主动脱贫的意愿和斗志。

  作者观感:展览室里,陈列着一个小册子——《渠县农民夜校学习积分管理手册》,内页区区两页,却重似千钧。这份渠县县委组织部印制的手册,实际上也是一个考勤簿,内页上只有两张卡,一张“明白卡”,一张“积分卡”,那页“渠县农民夜校精准培训明白卡”上,坐标一般一一标明了“学习对象”。而另一页“渠县农民夜校教学培训积分卡”上,分日期,分进度,基础分、奖励分、扣减分,也十分详尽。这些分数项被“渠县农民夜校学习积分管理实施办法”约束得十分明确,“实施办法”共五章13条,把各种“可能性”都给“约”进去了,工作能细到这个份上,真让人叹服。

  扉页上三句话更体现出管理者的用心:“带头当政策明白人,带头当致富领路人,带头当风气引领人”。

  词条解释:西部地方,信息闭塞,农产品卖难。借助“农民夜校”开办的电商培训课堂,渠县全覆盖发展农村电商,整合资金,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推行“电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产业基地”“电商+村党支部+贫困户”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点对点帮扶”,孵化网商创业致富,带动农民就业脱贫。

  具体做法:整合农村电商资金4300万元,坚持“市场化运作、点对点帮扶”,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点228个,免费开展电商培训,孵化网商创业致富、带动电商就业脱贫,电商服务站站长在淘宝、一亩田等开设网店,并与贫困户签订脱贫承诺书、联系卡,形成“一店助多户”、线上线下互动、农户客商直通、增收脱贫并重的电商扶贫格局,上千贫困人群因电商而实现创业、就业,上万贫困人群直接或间接因电商而得到实惠,近20家企业、专合社因电子商务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增长。

  实际效果:全县每年线亿元,上千贫困人群因电商而实现创业就业,上万贫困人群因电商得到实惠,近20家企业、专合社通过电商带动农民收入增长。2018年以来,交易额实现5.4亿元(农特产品2.77亿元),带动1.5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26元。

  “渠县农民夜校开展电商培训助力脱贫攻坚”成为四川向中央汇报的2个“点上经验”之一。

  词条解释:“十包”责任(包摸清情况、完善措施、过程跟踪、户档规范、户居环境、政策宣讲、引导就医就读就业、红白喜事张罗、急难帮扶、群众认可)。

  “八个一”(有一套实用家具、一个干净厨房、一个卫生厕所、一条入户硬化道路、一门实用技术、一条致富门路、一个健康爱好、一个干净庭院)。

  具体做法:深入开展“干群一家亲”活动,将每月第二周星期三确定为“扶贫帮扶日”,23093名财政供养人员全部“结对帮户”,开展“十大行动”(达标指标梳篦、遍访贫困对象、搬迁入住、宕渠暖冬、信访清零、返乡民工宣教、档案资料规范、洁美家园、脱贫成效展示、认可度提升),严格落实,用真情帮扶换得群众真心认可。

  对于扶贫情况,陈润明张口就来,一说就收不住嘴。陈润明告诉我,渠县23000多财政供养干部,一对二帮扶4万多贫困户。帮扶干部将贫困户子女收入自己子女的,有200多个。

  在渠县当干部真不容易,我这里所说的“干部”,不是那种职务上的“干部”,你只要有一个“干部”身份就算数,比如你是一名教师,你是机关一名普通职员,都算“干部身份”,既如此,帮扶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强化“一线”意识、保持“火线”状态。“十包责任”、“八个指标”都是硬性要求。

  据说一名警察帮扶一位孤寡老人,这个老人不幸去世了,这位警察不仅要将老人送终掩埋,还要下跪尽儿女之份。

  下面的文字,出自于《百年承诺》一书,此书系四川民族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发行。因为比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一天”的情况,原文兹录于下:

  7:40,来到办公室和县环保、住建、水务等部门研究部署环保明显问题整改工作。

  8:30,召开县委深改组第12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深改会议精神,听取部门深改工作情况汇报,落实市上出台专项改革方案县级领导挂包责任,研究审议7个专项改革方案。

  11:00,来到涌兴镇实地督导河长制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回应群众期盼,确保河道整洁、饮水安全,现场召开办公会,研究群众举报涌兴场垃圾临时填埋问题,同时,启动对涌兴镇党委书记李夏冬的问责程序。

  12:20,经轮渡、换乘,赶往汇东白蜡村,看“妈妈家”的姐妹和孩子们。2年多时间,白蜡村修通了30公里的绕山公路,新建维修山坪塘10口,发展产业2000余亩。在“土货一号”基地,看到群众脱贫奔康的干劲十足,很受感染,欣然记下:八月骄阳似火,白蜡牛羊满坡,稻香阵阵飘过,一波,一波,沁入我们心窝。农民冒暑挞谷,干部走村入户,汗水湿透衣服,不苦,不苦,都为脱贫致富。

  13:00,在汇东乡政府廉政食堂吃午饭,稍作休息。在此间隙,抽问书记、乡长及部分乡干部脱贫攻坚政策、环保工作履职情况。

  14:00,因下午3:30要迎接市委领导脱贫攻坚工作督导,离开汇东,途经土溪镇,不打招呼暗访万家村“乡村车间”运作情况,这是“邦基国际”服装设计企业在全县贫困村的服装加工车间之一。7月26日,第二季度脱贫攻坚现场会,见到有20余套机器运转。从今天暗访来看,车间运行正常,没有为开现场会而“造现场”,能够尝试在全县推广,让老百姓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15:20,陪同市领导督导脱贫攻坚,我重点介绍创新“四个三”模式推进易地搬迁、“九比九看”“铁军扶贫”等工作亮点。

  22:00,到办公室签批文件,同时听取几个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7:30,来到办公室,总结上周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本周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随后在乡党委会上安排部署。

  8:00,在乡廉政食堂简单吃过早饭,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道路硬化、环保明显问题整改以及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等工作。再次强调班子成员要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9:20,带领乡扶贫办、规建办等6名工作人员来到大山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查看搬迁点二期工程推进情况。现场召开座谈会,研究公建中心和红白喜事广场建设工作,要求施工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力争8月下旬完成工程。

  10:30,和扶贫办的几位深入易地搬迁户家中,了解搬迁户的困难和想法。由于集中安装天然气那天,金桥村杜亮和大山村李淑英2户没人在家,目前还没有通天然气,我立即和华润燃气公司联系,他们答应下午安排人员入户安装。

  11:40,来到大山村党群活动中心暗访。在大山村代办点,有2位村民在咨询低保政策,代办员杨渠容正解释政策和办理程序。

  12:40,和乡机关工作人员在廉政食堂就餐。期间,询问了全乡环保问题整改情况,尤其是场镇垃圾分类处理问题。

  14:00,先后来到五里村、李坝村,查看禁养区畜禽养殖场的关闭拆除情况。下一步将严格按照市县要求,落实好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拆除以奖代补办法,做好五里村王朝珍猪场、李坝村王雪山兔场、董友为鸡场、何双牛场的关闭拆除工作。

  16:20,带领相关负责来到五龙村王朝弘养猪场,查看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告知王朝弘必须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17:10,回到乡上,与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邓强(曾任大山村“”)交流,听取了大山村脱贫攻坚的情况。

  19:30,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在“员网”学习“能人书记”致富扶贫记——安徽省蚌埠市新庄村党总支书记周玉贝事迹。

  6:20,昨晚,我回了一趟县城,与业主对接发展蜂糖李产业的事。今早刚一回到村口,村民张华就问我,听说要在金土村流转土地发展蜂糖李,农户种植有补助吗?我向他讲解了土地流转事宜,并激励他带头流转。话音刚落,好几个村民都围了上来,有的质问土地补偿问题,有的询问“回头查”有没有清退他......有些话很刺耳,但这是常事,我耐心细致的解答,忙活了好一阵,人群才散去。

  7:30,开始为前两天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分门别类梳理建立台账。经过精准识别,金土村共121户44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安全住房的18户。要让这些贫困户都住上安全住房,我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11:40,整理完资料,到危改户王先成家中了解情况,看看他何时才能住进维修好的房子,鼓励他为自已下步脱贫打好基础,规划好当年的种养殖业来保证当年的收入。

  12:20,来到了易地搬迁户廖忠清家。几乎隔几天,我就会来查看他家建房进度。他家是典型特困户,连俩个孩子上学吃饭都成问题。我与村支两委协商,找了个能人为他代建新房,不放心质量,三两天就要来督看一下。

  12:50,回到村办公室吃了一桶方便面。之后,组织村社干部,宣传相关扶贫政策,并介绍贫困户搞种养殖业方面可获得的补助和申报条件,以及小额信贷、易地搬迁、雨露计划等。

  14:00,县委苟书记不打招呼来到金土村,在冯金权的地坝里,我向她汇报了村里脱贫思路及问题,并全力争取道路硬化资金,得到了全力支持。虽然在前半年,我筹资21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建成水利设施2.5公里、山坪塘4口,但还远远不足,我想让所有村道都得到硬化。临走,苟书记勉励我说:“村里的狗不咬你,进村有人喊你,你就算扎下根了”。我心想,我和村里的狗都熟了,咋个得咬我呢?

  16:00,几位村社干部自发到我办公室商量脱贫思路,大家都想种养致富,但没有带头人,群众又有顾虑。听了大家意见,我分享了“致富经”——发展高端水果。金土村属于“大土泥”,发展蜂糖李条件好得很,这个想法一说出,立马得到热烈响应。

  17:00,四川省硕源农业公司罗总在我多次邀请下,终于来考察了,并和群众代表一起商量了细节。硕源企业无偿向贫困户发放树苗、并提供技术。我又介绍村民到基地务工,并现场起草了劳务合同样本。

  19:10,回宿舍煮了一碗面条,胡乱的吃了。我仔细阅读了近期扶贫文件,而后又打开互联网查阅了大量致富信息,得出一个结论,金土村要发展关健在于我这个“领头人”,金土村要脱贫关健在于激活党员的动力活力。

  回想到村里这些日子,有苦有乐。如今,群众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大事小事都来找我,能为他们做点事,我很满足。

  今天计划要到5组开展农民夜校活动,要通知5组组长去家里打个招呼,借用他家桌椅和旁边坝子上课。这是今天的首要工作。

  早上七点,随便吃了点儿早饭,来不及听爱人给我唠叨家事,骑上摩托车,匆匆往村上赶。刚到办公室,摩托还没停稳,就有几个村民围过来,有的打听粮食直补款好久到,有的喊我去看他田里的水稻咋个不对,还有的粗声粗气说想吃低保……虽然办公室就在十步之内,但等到解决完问题后,群众才让开一条路,让我进办公室。

  处理完杂事,安排好工作后,10:30准时出发,看望生病卧床的帮扶对象罗安全。罗安全是一位老支书,因为疾病缠身已瘫痪在床10多年。我经常去他家,摆摆龙门阵、看看吃穿,帮忙做点家务,有时还送点油盐,希望能让这样的老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也向他多学学基层工作经验。

  回到村上办公室已经是12:30,泡两包方便面当午饭,正打算休息,村民廖明珍打来电话,质问她家土地补偿的问题,我一听语气不对,马上带着几个村社干部往她家走。廖明珍因和丈夫感情不和,离婚多年并外出务工。听说老家在搞脱贫,她突然回家提出办理社保、修建房屋和土地补偿等要求,去的路上,我已拿定主意,这样的一个问题必须召开全社群众会议妥善解决。但是群众意见大,会议进行到下午3点,才勉强形成初步意见。

  下午5点,来到五组,组织夜校培训。尽管天气还是有些热,但为了不耽搁村民吃晚饭,通知村组干部分头打电话请群众参加夜校培训。我看到有几个老边听边点头,特别是平时喜欢扯歪理的都面带微笑,觉得这堂课效果还不错。

  村民散去后,我又召集村支两委成员,继续研究几个“老大难”的问题:县上新一轮精准识别“回头查”过后,有2户被清退,有不满情绪;廖明珍的问题,群众意见也很大。经过商量,形成了初步方案,决定明天向乡上请示。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晚饭过后,刚要洗漱,电话铃声又响起了,我一看号码,“糟了,说定今晚9点去协调处理11社的土地和社保安置问题”,于是马上往11社赶,通过开群众院坝会,虽有激烈争吵,好在最后还是在我们耐心宣传解释和疏导下,达成了一致意见,再回家里已是半夜十二点了。

  妻子经常埋怨,甚至问我这样拼死拼活的,值不值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能让党的干部总是很舒服,我们舒服了、惰性了,那很多老百姓的事就很难放在心上了。脱贫攻坚是辛苦,但正是因为有了现在的政策,我们才可以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好事。作为村支书,我不求发家致富、青史留名,只求问心无愧、领导认同、群众认可。

  或许列位已经感觉到了,上述所录“四个书记”的一天,并没有具体到“某个人”,是哪个书记的一天?具体是哪一天?我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去阅读的,直到到了渠县扶贫现场,方弄明白,这里所谓的“四个书记”,实际上代表县、乡、村“三个群体”的领导干部,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基本上忠实地反映了他们平时的工作现状。

  “一个书记”背后就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从这个层面上看,也可算得上“一个群体”的日记。

  县委书记、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四个层面”的群体,构成了我国基层脱贫攻坚一个立体的领导集体和一线战斗堡垒。

  中国的贫困就在于发展不平衡,有一句形象的话,说“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

  千百年来中国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中国的图画特别大程度上是一幅农民描绘农村的图画。而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农民起义悲剧史”。

  《汉书?食货志》云:“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即五谷丰登。《白虎通?礼乐》云:“天下太平,乃更制作焉。”《后汉书?谢夷吾传》云:“臣闻尧登稷契,政隆太平。”即治平之象,政治修明。

  历代王朝的兴衰都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有直接的关系。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这是马克思主义初时来到中国的科学的结晶。

  要弄清一个人的来历,需要详尽其家谱。同样,要弄清一座城市的来龙去脉,“志”是最好的切入口。

  《渠县志》载,战国时,由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賨国都城。公元前316年,秦国统一蜀、巴和賨后,推行郡县制,置宕渠县。

  公元前314年建宕渠县,隶巴郡,治地賨城,辖今达州、巴中市所辖区域和营山、蓬安、广安、邻水、城口等县市区域,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

  宕渠从先秦建县起,历经835年,其中建郡300年左右,荒不成治和侨理他处地域各50年。

  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改宕渠县为流江县,同时置北宕渠郡,地域包括今渠县、大竹、邻水三县和蓬安、营山、平昌、达县各一部,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渠州,改流江县为渠县,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顺庆府广安州,治地仍为流江故城(今渠江镇),县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

  郡县治,天下安。从远古而来走到今天,渠县的地盘越来越小,而人口却慢慢的变多,生机也慢慢变得旺。

  自古,渠县就不甘平庸;至今,渠县也从未平庸过。宕渠。跌宕起伏的“宕”,水到渠成的“渠”。

  一个地方的识辩标志地块,曰地标。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见到了哪座城市的地标,就清楚自己来到了哪座城市。

  全国仅存的26处汉阙中,渠县就有6处7尊。最早建于东汉安帝元年(公元121年)的冯焕阙,最晚建于西晋(公元265年-317年)的赵家村东无铭阙,均成为中国现存地面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遗存精品。1961年,渠县汉阙中的冯焕阙、沈府君阙,与万里长城、故宫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渠县短短几天间,乘着习煦夜风,徜徉灯红酒绿,漫步渠县城内最大的文峰山公园,与众多市民一起,登临文峰塔,把玩文峰阁,置身其间,你会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今天的文峰塔、文峰阁,就似一处处汉阙,与渠县汉阙相映生辉,成为渠县耀眼的新地标。

  视野所及,三桥、四桥、状元桥、腾龙大桥,桥桥连通幸福;眺望远方,文峰山、马鞍山、八濛山,山山护佑宕渠。

  因为工作关系,对扶贫攻坚,精准扶贫这些政治术语,我往往作为旁观者的眼光在看待。在渠县,短短几天的耳濡目染,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里的扶贫不单单是政治工程,也不单单是作战任务,而是当成一项科学在研究,当成一种事业在追求,其间的系统思维,科学用力,精准高效……不由得让人不佩服。

  个中的艰难,个中的困苦,个中的委屈;个中的使命感,个中的的自豪感,个中的成就感,每一个人内心的感受都不一样。

  无论是深谈还是浅聊,无论是饭桌上还是茶歇间,无论是闲谈还是忙里偷闲,每一个人身上和心里都有说不完讲不尽的扶贫故事,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向你倾诉,会生动活泼地向你描述,会精彩纷呈地向你讲述……自己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兹念兹,唯此为大。渠县150万人,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农村贫民,每一个人都有一大堆关于“贫困”与“扶贫”的故事。

  渠县扶贫攻坚有如一顿饕餮大餐,短短几天跑马观花肯定吃不下,也消化不了。虽然采访了一群人,跑了一些点位,搜落了一堆资料,但要全面勾勒出渠县的扶贫大戏,肯定还须更多的时日。可惜时间有限,我只能管中窥豹,用我的思维方法截取一些切面,有些甚至是只言片语式的,这样难免以偏概全甚至囫囵吞枣。我知道,以这样的方式来阐述“宕渠模式”,肯定有很多局限,好在本书有其他篇什可以补位,想来留下的遗憾会少一些。

  章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成都商报副总编辑。

  擅长报告文学、人文历史与地理随笔写作,共出版各类著作20余本计400万字。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凤城十二路66号首创国际城26幢 电话:029-81311122 029-81311133 传真:029-81311133 邮箱:gerungroup@hxngreen.com
开云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fajinoilseal.com 备案:陕ICP备120063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