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田瑞科技集团自主研发了全国最高的6列12层大跨度超高层集约智能化蛋鸡笼养设备。
经过多年建设,青岛设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构建起了高效能生产、高科技支撑、高水平发展的供给体系,成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高地。目前,青岛全市设施蔬菜(含食用菌)产量比重达到23%,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9%,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71%,地产农产品合格率超过99%。
今年,青岛市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国仅5个地级以上城市整市获批。目前,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等四部门出台《青岛市建设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实施方案》。根据相关方案,青岛构建起了“三业”(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设施渔业)、“四新”(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五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的设施农业发展布局。青岛市在设施装备、现代种业等方面,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速农业产业融合。
在青岛田瑞科技集团蛋鸡养殖基地,6列12层的H型叠层鸡笼如楼房般整齐矗立,鸡笼内行车喂料系统、清粪系统、集蛋系统、饮水系统、配电系统等组成一个庞大有序的饲喂系统,实现蛋鸡养殖自动喂料、自动供水、自动清粪、自动喷雾、自动集蛋等操作。整套养殖设备都由企业自主研发,整栋鸡舍仅需1名管理人员。
据介绍,利用这套模式养殖蛋鸡,每平方米饲养数量可增长3倍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60%以上,建设投资降低30%以上。同时,全封闭管理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提高了蛋鸡整体健康水平,蛋鸡死亡率明显下降。
青岛田瑞科技集团成立于1986年,从养殖设备起步,经过近40年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集现代化畜牧设备研发生产、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蛋鸡育雏、生态旅游观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创新型企业。年产标准化设备600余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确保耕地“红线”的条件下,生产更多优质的肉蛋奶产品,就必须向空中要“土地”,用设施提升产能。青岛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建成山东全省首个6层30米高的智能化养猪楼房,节约耕地300多亩,年出栏生猪10万头,单位面积养殖量提升至传统模式的6倍。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阁北头肉鸭养殖示范基地采用4层4列楼房式鸭笼,配备了智能环系统,可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每平方米可养殖60只-65只鸭,在大大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还节省了10%左右的饲料成本。
由青岛国信集团联合各方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工船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可实现年产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供给。该船采用移动养殖模式,在有效规避台风等自然风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随大黄鱼适合生长的水温和环境在我国深远海开展游弋式养殖作业,实现大黄鱼等高价值鱼类的全年可持续供应。
智能猪舍、植物工厂、养殖工船……一个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的高效运转,突破了资源环境制约,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正成为食物供给保障的“大宝库”、农民增收就业的“金饭碗”、撬动农业投资的“驱动器”。数据显示,青岛市设施种植面积52.6万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场2700多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1处,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全年稳定供应。全市市级以上设施农业龙头企业达215家,每年带动42.9万农民增收258亿元。
根据《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青岛市将实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研制工程。引导支持农机装备企业、数字农业装备企业集中攻关,突破工厂化育苗(秧)成套设备、蔬菜高效移栽机、设施植保机器人、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饲喂设备、智能环控设备、转盘挤奶机和自动挤奶机器人、疫苗注射机器人、智能化屠宰设备、粪污及尾菜、尾水处理利用等关键农机装备技术,建设设施农机装备研产推用贯通试点基地,并因地制宜推广植物工厂、楼房养猪、家禽叠层高效笼养、鱼菜共生立体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种养模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长期以来,设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种源对外依赖往往较高。为解决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近年来,青岛市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升种业自主研发水平。在全国率先推进财政资金拨改投项目,设立“种子金”,同时,设立育种分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搭建现代种业资源储备平台,建立优质企业库、高端人才库、重点项目库。
莱西市的青岛金妈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主营砧木种子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首创南瓜“三交种”和“自体嫁接再繁殖”技术,培育出优质黄瓜砧木种子,不仅让黄瓜的外形更加美观,还显著提高了亩产量。
如今,这家企业培育出的黄瓜专用砧木种子产量占全国七成左右,公司累计申请获得蔬菜砧木品种权、专利、成果131项,创制蔬菜砧木种质资源300份,育成蔬菜砧木品种80个,促进种植户提高10%-20%的产量。
青岛市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育成的康大1、2、3号肉兔配套系,母兔窝产活子数达9.8只-12.3只,成活率提高近10%,商品兔出栏率达97%以上,饲料耐受性和环境适应性更高,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新品种,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培育的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抗病性强、胸肉率及腿肌率高等特点,祖代、父母代种鸭和商品代肉鸭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三倍体牡蛎,具有个头大、生长快等特点,解决了牡蛎季节供应的问题,实现我国沿海牡蛎主产区全覆盖,占据北方牡蛎养殖的70%左右。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培育了我国首个具有抗逆性状的刺参新品种“参优1号”,此品种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高温,在国内的刺参苗种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墨瑞鳕鱼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优质淡水鱼类,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深受当地人青睐。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群体选育等技术手段开展亲鱼选育,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墨瑞鳕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其自主研发的墨瑞鳕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及工业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自此,这条“外籍鱼”终于装上“中国芯”,彻底实现中国产。
农场主王芬学是一名80后。10年前,他开始种植草莓、葡萄等设施水果。如今,农场面积达500多亩,建起了67个设施大棚,不仅种植了适合采摘的草莓、葡萄等水果,还有香蕉、荔枝等多种南方水果。依托设施农业,农场把都市休闲农业做得有声有色。
胶州市胶莱街道的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依托设施农业,已经发展成为赏、摘、游、吃一条龙的现代农业旅游园区。在合作社的设施大棚内,既有热带植物、花卉可供观赏,也有草莓、长果桑、金橘等多种果蔬可采摘。另外,还有小型萌宠乐园及天鹅湖可供打卡拍照。
依托设施农业的发展优势,青岛市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配套建设,不断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实现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转变,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了推动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实施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链拓展工程。大力发展集约化育苗,集中建设一批现代化设施育苗中心,应用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自动化育苗装备、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设备,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等难题。加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布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高端设施提升和产业链配套。完善仓储冷链物流及烘干加工设施,逐步补齐产地预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依托市级绿色增粮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粮食烘干中心和烘干点,逐步形成粮食产后减损绿色烘干体系。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达到200个左右,带动农产品市场销售额突破千亿元。
目前,青岛市正以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为契机,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加强资金、用地、人才和技术等要素支撑,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把严质量关,守牢生态线,延伸保供链,践行出一条绿色、高质、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建设,青岛设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构建起了高效能生产、高科技支撑、高水平发展的供给体系,成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高地。目前,青岛全市设施蔬菜(含食用菌)产量比重达到23%,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9%,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71%,地产农产品合格率超过99%。
今年,青岛市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国仅5个地级以上城市整市获批。目前,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等四部门出台《青岛市建设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实施方案》。根据相关方案,青岛构建起了“三业”(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设施渔业)、“四新”(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五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的设施农业发展布局。青岛市在设施装备、现代种业等方面,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速农业产业融合。
在青岛田瑞科技集团蛋鸡养殖基地,6列12层的H型叠层鸡笼如楼房般整齐矗立,鸡笼内行车喂料系统、清粪系统、集蛋系统、饮水系统、配电系统等组成一个庞大有序的饲喂系统,实现蛋鸡养殖自动喂料、自动供水、自动清粪、自动喷雾、自动集蛋等操作。整套养殖设备都由企业自主研发,整栋鸡舍仅需1名管理人员。
据介绍,利用这套模式养殖蛋鸡,每平方米饲养数量可增长3倍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60%以上,建设投资降低30%以上。同时,全封闭管理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提高了蛋鸡整体健康水平,蛋鸡死亡率明显下降。
青岛田瑞科技集团成立于1986年,从养殖设备起步,经过近40年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集现代化畜牧设备研发生产、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蛋鸡育雏、生态旅游观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创新型企业。年产标准化设备600余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确保耕地“红线”的条件下,生产更多优质的肉蛋奶产品,就必须向空中要“土地”,用设施提升产能。青岛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建成山东全省首个6层30米高的智能化养猪楼房,节约耕地300多亩,年出栏生猪10万头,单位面积养殖量提升至传统模式的6倍。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阁北头肉鸭养殖示范基地采用4层4列楼房式鸭笼,配备了智能环系统,可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每平方米可养殖60只-65只鸭,在非常大地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还节省了10%左右的饲料成本。
由青岛国信集团联合各方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工船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可实现年产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供给。该船采用移动养殖模式,在有效规避台风等自然风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随大黄鱼适合生长的水温和环境在我国深远海开展游弋式养殖作业,实现大黄鱼等高价值鱼类的全年可持续供应。
智能猪舍、植物工厂、养殖工船……一个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的高效运转,突破了资源环境制约,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正成为食物供给保障的“大宝库”、农民增收就业的“金饭碗”、撬动农业投资的“驱动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青岛市设施种植培养面积52.6万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场2700多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1处,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全年稳定供应。全市市级以上设施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达215家,每年带动42.9万农民增收258亿元。
根据《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青岛市将实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研制工程。引导支持农机装备企业、数字农业装备企业集中攻关,突破工厂化育苗(秧)成套设备、蔬菜高效移栽机、设施植保机器人、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饲喂设备、智能环控设备、转盘挤奶机和自动挤奶机器人、疫苗注射机器人、智能化屠宰设备、粪污及尾菜、尾水处理利用等关键农机装备技术,建设设施农机装备研产推用贯通试点基地,并因地制宜推广植物工厂、楼房养猪、家禽叠层高效笼养、鱼菜共生立体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种养模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长期以来,设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种源对外依赖往往较高。为解决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近年来,青岛市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升种业自主研发水平。在全国率先推进财政资金拨改投项目,设立“种子金”,同时,设立育种分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搭建现代种业资源储备平台,建立优质企业库、高端人才库、重点项目库。
莱西市的青岛金妈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主营砧木种子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首创南瓜“三交种”和“自体嫁接再繁殖”技术,培育出优质黄瓜砧木种子,不仅让黄瓜的外形更加美观,还明显提高了亩产量。
如今,这家企业培育出的黄瓜专用砧木种子产量占全国七成左右,公司累计申请获得蔬菜砧木品种权、专利、成果131项,创制蔬菜砧木种质资源300份,育成蔬菜砧木品种80个,促进种植户提高10%-20%的产量。
青岛市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育成的康大1、2、3号肉兔配套系,母兔窝产活子数达9.8只-12.3只,成活率提高近10%,商品兔出栏率达97%以上,饲料耐受性和环境适应性更高,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新品种,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培育的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抗病性强、胸肉率及腿肌率高等特点,祖代、父母代种鸭和商品代肉鸭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三倍体牡蛎,具有个头大、生长快等特点,解决了牡蛎季节供应的问题,实现我国沿海牡蛎主产区全覆盖,占据北方牡蛎养殖的70%左右。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培育了我国首个具有抗逆性状的刺参新品种“参优1号”,此品种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高温,在国内的刺参苗种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墨瑞鳕鱼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优质淡水鱼类,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深受当地人青睐。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群体选育等技术方法开展亲鱼选育,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墨瑞鳕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其自主研发的墨瑞鳕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及工业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自此,这条“外籍鱼”终于装上“中国芯”,彻底实现中国产。
农场主王芬学是一名80后。10年前,他开始种植草莓、葡萄等设施水果。如今,农场面积达500多亩,建起了67个设施大棚,不仅种植了适合采摘的草莓、葡萄等水果,还有香蕉、荔枝等多种南方水果。依托设施农业,农场把都市休闲农业做得有声有色。
胶州市胶莱街道的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依托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赏、摘、游、吃一条龙的现代农业旅游园区。在合作社的设施大棚内,既有热带植物、花卉可供观赏,也有草莓、长果桑、金橘等多种果蔬可采摘。另外,还有小型萌宠乐园及天鹅湖可供打卡拍照。
依托设施农业的发展优势,青岛市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配套建设,不断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实现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转变,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了推动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实施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链拓展工程。全力发展集约化育苗,集中建设一批现代化设施育苗中心,应用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自动化育苗装备、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设备,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等难题。加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布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高端设施提升和产业链配套。完善仓储冷链物流及烘干加工设施,逐步补齐产地预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依托市级绿色增粮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粮食烘干中心和烘干点,逐步形成粮食产后减损绿色烘干体系。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达到200个左右,带动农产品市场销售额突破千亿元。
目前,青岛市正以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为契机,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加强资金、用地、人才和技术等要素支撑,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把严质量关,守牢生态线,延伸保供链,践行出一条绿色、高质、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