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冰雹,桑园损毁严重,现在怎么应对好?是全剪还是施肥催肥好?”5月初,一场冰雹袭击广西东兰县,部分乡镇农作物受灾,有蚕农在国家科技特派团东兰团桑蚕产业组微信群里求助。“不要慌,将冰雹打断的桑树枝和打烂的桑树叶剪除,清出园外防病菌感染。过几天我跟几位桑蚕组专家就到东兰实地看下,到时候我会跟你联系……”不到5分钟,国家科技特派团广西东兰团团长廖先谋在群里答复。
自2022年3月带领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帮扶东兰以来,类似这样的实时答复,对廖先谋来说可谓“家常便饭”。一年多来,这位桑蚕专家积极组织省外团员视频连线主动服务,带领省内专家奔赴一线、悉心助农,以专业“点燃”老区科技兴农星星之火,用敬业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
勤“问诊” 常牵线月,科技特派团食用菌产业组副研究员祁亮亮实地走访广西东兰贵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反映香菇新品种出现现蕾过早、菌丝不能完全吃料等问题,祁亮亮留下来与技术员共同分析研判,很快查明“病因”是菌种房通风量过大、温湿度波动较大,随即“对症下药”,对栽培新基质使用及病虫害生态化防控、菌种房温湿度、光照及风量智能化控制等一一给出指导意见。
东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特派团专家注重牵线搭桥,比如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就在特派团肉鸡产业组专家的帮助下,与广西东兰立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牵手”,在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加工及销售方面,接受技术指导和支持。
自2022年3月以来,廖先谋已带领东兰团专家到访东兰县各类种养户、合作社、企业共50余次,实地解决各类技术问题30余个,通过微信群解答问题100多个。
“养了一辈子的蚕,还没见过这么大个的蚕苗,一条差不多有一支烟长。”东兰县武篆镇远航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陈语堂激动地说。
2022年6月以来,特派团成员苏州大学司马杨虎教授数次给东兰县远航种养家庭农场寄来新培育的蚕种“锦绣2号”,并跟进提供对应的配套养殖技术。“这个品种个头大,还不易受病害影响,每标准张蚕种产蚕茧达45公斤以上,比传统的蚕品种产茧量增加10%以上,我们正在试验推广。”司马杨虎教得细致,当地蚕农学得勤快。
今年开春后,小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吴国良风尘仆仆从郑州市赶到东兰,实地观察引进的两个核桃新品种长势情况。东兰发展核桃产业已有十多年,但因品种和气候等原因,一直存在落花落果现象,饱受天牛病虫危害,产量受一定的影响。锁定问题关键,结合气候外因,吴国良为东兰筛选引进了美国红仁核桃及中国红仁核桃各10株,在当地试种并持续观测其生长状况,“一旦真正适应东兰县天气特征情况,将置换部分原有低产林、推广新品种。”吴国良表示。
截至5月底,科技特派团专家共为东兰引进相关新品种5个、新技术3项,为东兰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能。
“培训的内容非常契合实际且全面,像优质桑叶挑选标准、桑蚕防病防虫方法等,这都是我们在种桑养蚕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感谢科技特派团专家来给我们培训。”今年3月10日,在东兰县大同乡和龙村参加优势特色产业高效种养关键技术培养和训练后,养蚕户覃东远表示获益匪浅。
为实现科技助农,科技特派团加强对东兰农技人员、青年农民、致富能手等教育培训,采取柔性工作方式、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开展技术服务,帮带培育东兰本土科学技术人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2年以来,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以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培训50余次,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为东兰培养了一批田秀才、土专家。